铙吹夜看江头月,帐饮秋飞峤外霜
出处:《大司马督府吴公召饮端州行台》
明 · 欧大任
幕府邀宾绮席光,分庭人出浣花堂。
铙吹夜看江头月,帐饮秋飞峤外霜。
奏曲已逢刘越石,注书谁似杜当阳。
不缘折节相留意,谁遣宵阑更进觞。
铙吹夜看江头月,帐饮秋飞峤外霜。
奏曲已逢刘越石,注书谁似杜当阳。
不缘折节相留意,谁遣宵阑更进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地点在大司马督府的行台,即端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热闹。首联“幕府邀宾绮席光,分庭人出浣花堂”,开篇即点明了宴会的背景和规模,绮丽的宴席映照着幕府的辉煌,宾客们从浣花堂走出,场面庄重而隆重。
接着,“铙吹夜看江头月,帐饮秋飞峤外霜”两句,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江边的月色与远处山峰上的霜景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丽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宴会场景的意境美。
“奏曲已逢刘越石,注书谁似杜当阳”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音乐与文学的赞美。刘越石是晋代著名将领,此处借指演奏者技艺高超;杜当阳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暗示著书者才华横溢。这两句既是对宴会中艺术表演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文人雅士风范的推崇。
最后,“不缘折节相留意,谁遣宵阑更进觞”两句,表达了宴会结束后,宾客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诗人通过“折节”一词,形容主人对宾客的礼遇之深,以及宾客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夜深人静,依然有人提议继续饮酒,足见宴会气氛之热烈,参与者情感之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还蕴含了对艺术、友谊和美好时光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