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
出处:《送道友归天台》
唐 · 贯休
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
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
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藓:青苔。浓:茂密。
苔湿:湿润的苔藓。
冷层层:阴冷层层叠叠。
珍重:慎重。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独去登:独自登山。
气养:修炼气功。
三田:中医理论中的三个能量中心。
传未得:传授还未学会。
药非八石:不是传说中的仙药。
许还曾:或许曾经尝试过。
云根:云雾下的山根。
玉斧子:传说中仙人使用的工具。
月径:月光照亮的小径。
银地僧:穿着白衣的僧人。
太守:地方长官。
苦留:极力挽留。
终不住:终究无法留住。
可怜:令人怜惜。
江上去腾腾:江边离去时的轻快步伐。
翻译
青苔湿润又阴冷,先生独自上山行。气功修炼尚未成,草药非八石怎能称。
云雾深处亲玉斧,月光下寻访银僧踪。
太守苦留难留住,江边离去身影轻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道士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展现了送别之情和对道友修行境界的敬佩。
“藓浓苔湿冷层层”,设定了一种幽静而寒冷的山林环境,藓草浓密、苔藓湿润,显示出深秋或初冬时节的景象,这种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珍重先生独去登”,诗人对道士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感。这里的“独去”二字,既强调了道士的独立,也映射出送别者的心境。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这两句则是对道士修行之法的一种隐喻。“三田”、“八石”可能指的是道教内丹术中的某些修炼方法或阶段,这里表示诗人对道友的修为有所了解,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道友的祝愿。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这里的“云根”、“玉斧子”、“月径”和“银地僧”等意象,都在营造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对道士精神追求的赞美,也映射出自己对那种境界的向往。
“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最后两句则是送别之情的深刻表达。诗人通过太守的“苦留”和道士的“终不住”,强调了分别的无奈,同时“可怜”二字流露出一丝哀伤。而“江上去腾腾”则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壮阔景象,道士乘舟而去,渐行渐远,给人以深长的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道士修为的细腻描写,以及送别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