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谅无外,会越自登真。
丹元子何索,在己莫问邻。
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
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
瑶简被灵诰,持符开七门。
金铃摄群魔,绛节何兟兟。
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春。
三山诚迥视,九州扬一尘。
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
中迷鬼道乐,沈为下土民。
托质属太阴,鍊形复为人。
誓将覆宫泽,安此真与神。
龟山有慰荐,南真为弥纶。
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
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氛。
飘飖被青霓,婀娜佩紫纹。
林洞何其微,下仙不与群。
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
荆芜既以薙,舟壑永无湮。
相期保妙命,腾景侍帝宸。
拼音版原文
大道谅无外,会越自登真。
丹元子何索,在己莫问邻。
蒨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
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
瑶简被灵诰,持符开七门。
金铃摄群魔,绛节何兟兟。
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春。
三山诚迥视,九州扬一尘。
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
中迷鬼道乐,沉为下土民。
托质属太阴,炼形复为人。
誓将覆宫泽,安此真与神。
龟山有慰荐,南真为弥纶。
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
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氛。
飘飖被青霓,婀娜佩紫纹。
林洞何其微,下仙不与群。
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
荆芜既以薙,舟壑永无湮。
相期保妙命,腾景侍帝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道教修炼成仙的思想和过程。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和道教术语,描绘了一位修道者追求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精神旅程。
首句“大道谅无外”表明修道者的目标是达到最高的真理,而非世间的名利。接着,“会越自登真”则指向道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超越凡尘,达到真性的境界。这两句既点出了诗的主旨,也开启了整个精神世界的探索。
在“丹元子何索,在己莫问邻”中,"丹元子"是修炼内丹的代称,表明道者寻求的是内心的真理,不需向外界询问。这里强调了内省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茜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则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翱翔九真君”指的是道者在精神上飞升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与神灵同等。
中间部分,如“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瑶简被灵诰,持符开七门。”则展示了修炼过程中的神奇法术和道者的能力,从而突出了道教的神秘主义特点。
后半部分,“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中迷鬼道乐,沈为下土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自信以及对于世俗纷争和迷失方向的人们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一位道教修炼者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追求永恒与神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