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盟为社,从今是故知
出处:《次韵僧仁泽 其一》
宋 · 陈著
来诗自有师,心与晚唐期。
开我正墙面,喜于闻乐脾。
山林人似许,风月事还谁。
不用盟为社,从今是故知。
开我正墙面,喜于闻乐脾。
山林人似许,风月事还谁。
不用盟为社,从今是故知。
注释
师:指诗歌的源泉或灵感。晚唐:唐代的一个时期,文学艺术繁荣。
正墙:坦诚的心灵。
乐脾:指令人愉快的事物,也形容心境愉悦。
山林人:隐居山林的人。
盟为社:结社立誓。
故知:老朋友,知己。
翻译
诗歌创作自有其源泉,我的心境与晚唐相契合。它启发我坦诚面对内心,使我乐于接受美好的事物。
如同山林中的隐士,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但风月之事又该与谁共赏。
无需立誓结社,从此以后,你我便是知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僧仁泽(其一)》,通过对僧人仁泽的回应,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来诗自有师,心与晚唐期",赞扬了仁泽的诗才如同唐代晚期的诗人,富有深意。"开我正墙面,喜于闻乐脾",意指仁泽的诗作如同明亮的墙壁,让诗人感到欣喜,能触动他的内心深处。"山林人似许,风月事还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认同,以及对风月之事无人共赏的感慨。最后两句"不用盟为社,从今是故知",表示无需正式结盟,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共鸣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朋友关系,成为知己。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宋诗的婉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