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全文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出处:《自况三首 其三
宋 · 邵雍
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翻译

常常遗憾自己悟道太迟,深深感到智慧不足应对世事艰难。
人的生命总共大约三万六千天,其中却有两万天在虚度光阴。

注释

每恨:常常遗憾。
性昏:悟道迟钝。
闻道:领悟道理。
晚:迟。
长惭:深深感到惭愧。
智短:智慧不足。
适时:应对世事。
难:艰难。
人生:人的生命。
三万六千日:大约三万六千天。
二万日:两万天。
来:在。
身却闲: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自况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悟道较晚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每恨性昏闻道晚",诗人懊悔自己天性迟钝,未能早些领悟人生真谛,这体现了他对智慧未及早开发的遗憾。次句"长惭智短适时难",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智力有限,在应对世事变化时感到力不从心的自责。

诗中提到"人生三万六千日",这是古人常用的说法,表示人生的短暂,而"二万日来身却闲",则暗示了诗人意识到大部分时间都在虚度,未能充分利用光阴。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展现了诗人自我反省和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