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自送迎,我亦附长史
鲁不识仲尼,妄谓东家氏。
知音古为难,而况谐俗耳。
寒松翳遗貌,吊古独倚徙。
歌声馀老樵,昔居竟谁是。
当年翁子贫,卖薪沽酒市。
一朝入汉庭,歘作青云士。
出领虎符贵,牛酒贺闾里。
邸间绶若若,差排庭中吏。
旁人自送迎,我亦附长史。
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
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
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
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
后车且耻载,谁肯并庙祀。
知音古为难,而况谐俗耳。
寒松翳遗貌,吊古独倚徙。
歌声馀老樵,昔居竟谁是。
当年翁子贫,卖薪沽酒市。
一朝入汉庭,歘作青云士。
出领虎符贵,牛酒贺闾里。
邸间绶若若,差排庭中吏。
旁人自送迎,我亦附长史。
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
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
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
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
后车且耻载,谁肯并庙祀。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买臣和严子陵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心境。朱买臣作为会稽太守,虽身处高位,却不忘本,对妻子表现出一种质朴的情感,体现了他内心的纯真与对家庭的责任感。而严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远离官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他的生活态度与朱买臣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这一句,表达了对朱买臣因言语不慎而遭遇不幸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际遇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而“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认为个人的命运由天注定,不应过分计较得失。
最后,“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一句,既是对朱买臣对家庭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对社会上那些为了权势而忽视亲情的人的一种讽刺。而“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则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在权力与亲情之间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与内心世界,探讨了权力、责任、家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如何保持真实自我与平衡内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