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出处:《敬美弟杜门信州移文乞休赋此寄之》
明 · 王世贞
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
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
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
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敬美弟杜门信州移文乞休赋此寄之》(其二)中的一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弟弟的深切关怀与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以“侯生縻抱关,会计委宣尼”开篇,借用了孔子的弟子子贡(宣尼)的故事,表达了对弟弟在官场中的处境和责任的关切。接着,“不复知身贱,焉知贵为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指出人们往往在不同的境遇下,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会发生变化。
“大块博物形,自古多参差”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暗示了人生的各种遭遇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得失若浮萍,泛者偶值之”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浮萍般无常,强调了得与失之间的偶然性。
“高位多折腰,韦缟乃信眉”两句,通过对比高位者的姿态和普通人的态度,反映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和人们对权力的不同态度。“黄鹄游于田,尺鴳笑其卑”运用了寓言的手法,以黄鹄和尺鴳的对比,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却嘲笑他人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上某些人盲目追求高位、忽视内心真实感受的批评。
最后,“狎世诚非易,避人良岂宜”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在官场中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建议,既不能过于迎合世俗,也不能完全避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