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皇道中兴日,关河气郁盘全文

皇道中兴日,关河气郁盘

出处:《赠郑中丞二十韵
明 · 郑善夫
皇道中兴日,关河气郁盘
卿云回柏殿,麟趾出人间。
帝用徵良弼,人今起谢安。
玄纁到沧海,夫子罢黄冠。
眷注时难得,才贤印不刓。
洪都开大府,节钺抚诸蛮。
举目旬宣地,知君涕泪繁。
囚梁脱虎口,归汉远龙颜。
颠倒多方试,悲悽九返丹。
匡庐留嶪屼,彭蠡厌波澜。
况值荆吴变,何论土地残。
主忧宁俟驾,君出岂移山。
岊水思钧候,茶溪接露翰。
白头吟不断,青眼迥犹看。
末分虚县榻,新词议筑坛。
同含九鲤日,并考木兰槃。
栎社堪长弃,龙沙会起蟠。
霞裾余独引,霄鬣尔难攀。
茅拔多连茹,时明且钓磻。
烟波去无极,相报一纶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赠郑中丞二十韵》,通过对郑中丞的赞美和描述,展现了其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人格。

首句“皇道中兴日”,点明了国家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为下文赞美郑中丞的功绩奠定了背景。接着,“关河气郁盘”描绘了国家的壮丽景象,暗示郑中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卿云回柏殿,麟趾出人间”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郑中丞比作天上祥云和麒麟,表达了对其非凡才能和高尚品德的高度赞扬。接下来,“帝用徵良弼,人今起谢安”更是直接将郑中丞与历史上的名臣谢安相提并论,强调了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玄纁到沧海,夫子罢黄冠”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场合下的服饰变化,形象地展示了郑中丞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转换,既体现了他的多才多艺,也表现了他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眷注时难得,才贤印不刓”则进一步强调了郑中丞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洪都开大府,节钺抚诸蛮”两句,描绘了郑中丞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表现,展现了他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贡献。

“举目旬宣地,知君涕泪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郑中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深情与决心。接下来,“囚梁脱虎口,归汉远龙颜”两句,以生动的比喻,赞扬了郑中丞在危难时刻的英勇行为和对国家的忠诚。

“颠倒多方试,悲悽九返丹”则通过描绘郑中丞在复杂局面下的决策过程,展现了其深思熟虑、勇于担当的品质。接下来,“匡庐留嶪屼,彭蠡厌波澜”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郑中丞在处理事务时的坚定和从容。

“况值荆吴变,何论土地残”两句,表达了对郑中丞在动荡时期仍能保持镇定自若的赞赏。接下来,“主忧宁俟驾,君出岂移山”则通过对比君王的等待与郑中丞的主动作为,强调了其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岊水思钧候,茶溪接露翰”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郑中丞在闲暇时光的雅致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其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并未因此而减少。

“白头吟不断,青眼迥犹看”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青眼,表达了对郑中丞年岁虽长但精神依然焕发的赞美。接下来,“末分虚县榻,新词议筑坛”则通过描述郑中丞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高雅。

“同含九鲤日,并考木兰槃”两句,通过引用古代传说,进一步赞美了郑中丞的智慧与德行。最后,“栎社堪长弃,龙沙会起蟠”两句,通过对比不同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郑中丞人格魅力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全面展现了郑中丞的才能、品德、生活态度以及对国家的贡献,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