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
出处:《送法荣师归吴兴荣自清江退院而归》
宋 · 王洋
又作三年一梦回,浮云何地是根栽。
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
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
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
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
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又作:再次。三年:三年时间。
一梦回:一场梦境。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的心或事物。
何地:何处。
是根栽:找到根基。
身随:身体跟随。
东土:东方的土地,这里指故乡。
因缘:命运或缘分。
袖带:衣袖中带有。
西江:西方的江河,可能象征远方。
风月:指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碧眼:形容外国人的眼睛。
胡相具:具有胡人的外貌特征。
白头:指年老。
故人:老朋友。
猜:猜测。
别后:分别之后。
同参处:共同参悟的地方。
雪里:在雪中。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次第:依次,按顺序。
翻译
又过了三年,如同一场梦醒来,浮云飘荡何处寻找它的根系。我随着东土的命运前行,衣袖中带着西江的风月陪伴。
碧眼之人已经传承了胡人的特征,白发苍苍却无人询问旧友的猜测。
与你分别后,我们共同参悟的地方,雪中的梅花一一绽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依恋之情和深厚的情谊。诗中“三年一梦回,浮云何地是根栽”两句通过“三年一梦回”来形象地表达时光飞逝、人生无常的哲理,同时“浮云何地是根栽”则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渴望和不稳定生活的无奈。
“身随东土因缘去,袖带西江风月来”两句描绘出诗人随着命运的安排而漂泊四方,但心中始终携带着故乡的风光。这里的“东土”和“西江”象征了远离和怀念。
“碧眼已传胡相具,白头谁问故人猜”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流年所致白发的无奈。诗人借“碧眼”和“白头”形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对昔日友情的怀念。
最后,“与君别后同参处,雪里梅花次第开”两句则是对朋友离别后的共同回忆,以及在分别之后,各自珍视那份美好如同冬天里独自绽放的梅花一般。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