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恨不追随到玉山,笋舆咿轧可怡颜全文

恨不追随到玉山,笋舆咿轧可怡颜

恨不追随到玉山,笋舆咿轧可怡颜
诗情酒兴复几许,春在花光草色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送昌甫盖前晚独立涧上看桃花初开意思正适时见昌甫来也(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昌甫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恨不追随到玉山”,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昌甫一同前往玉山的遗憾之情,玉山在这里象征着高雅、纯洁的地方,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笋舆咿轧可怡颜”,描绘了乘坐竹轿(笋舆)在山间行进时的景象,咿轧声中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愉悦心情。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与昌甫之间深厚的情谊,使得旅途充满乐趣。

第三句“诗情酒兴复几许”,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饮酒的兴致融入其中,表现了诗人与昌甫相聚时的欢愉氛围。诗情与酒兴并存,既体现了文人的风雅,又展现了友情的真挚。

最后一句“春在花光草色间”,点明了季节与景色的主题。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花光草色之中,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友情与美好的事物如同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这句话以景结情,深化了全诗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昌甫到来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充满了诗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