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
出处:《宁川道中口占》
宋 · 汪梦斗
缓兀吟鞍去,鞭长袖里垂。
烟分村远近,水见地高卑。
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
拥炉坐残雪,久已数归期。
烟分村远近,水见地高卑。
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
拥炉坐残雪,久已数归期。
鉴赏
这首宋朝汪梦斗所作的《宁川道中口占》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宁川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句“缓兀吟鞍去”,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诗人缓缓前行,吟诵着诗句,鞍上似乎承载着诗人的思绪与情感,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鞭长袖里垂”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行进时的动作与姿态,长鞭在袖中轻轻垂下,既表现了行进的节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接下来,“烟分村远近,水见地高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烟雾的轻重、村落的远近以及水面的高低,巧妙地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空间距离的感受和思考。
“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强风中,鸟儿快速飞翔,寒冷的河川中,鱼儿行动缓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拥炉坐残雪,久已数归期”两句,将画面拉回至旅途中的一处小憩之地,诗人围炉而坐,面对着尚未融化的残雪,心中默默计算着回家的日子。这一场景既温馨又略带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旅途终点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