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杀鲁中叟,笑倒濠上人
出处:《舟行松江闻鸡鸣犬吠》
宋 · 赵彦肃
循缘多熟境,溺法无要津。
虑心屏百虑,犹是隔几尘。
云边察飞翼,水底观跃鳞。
闷杀鲁中叟,笑倒濠上人。
虑心屏百虑,犹是隔几尘。
云边察飞翼,水底观跃鳞。
闷杀鲁中叟,笑倒濠上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循缘:顺着缘分。熟境:熟悉的环境或境界。
溺法:沉溺于佛法。
要津:关键或重要之处。
虑心:排除杂念的心。
屏:排除。
百虑:众多忧虑。
隔几尘:相隔一层迷雾或障碍。
云边:云端。
察:观察。
飞翼:飞翔的翅膀。
水底:水下。
跃鳞:跳跃的鱼鳞。
闷杀:使...感到困扰。
鲁中叟:指鲁国的老者,可能暗指儒家学者。
笑倒:大笑得摔倒。
濠上人:指庄子,他在濠水桥上常有深思,此处借代智者。
翻译
沿着缘分的道路深入许多场景,沉溺于佛法却找不到关键排除杂念,清除一切忧虑,但仍觉得与真理相隔一层迷雾
在云端观察飞翔的翅膀,在水底观察跳跃的鱼鳞
这令鲁国的老者感到困扰,让濠水边的智者大笑
鉴赏
这首诗名为《舟行松江闻鸡鸣犬吠》,作者赵彦肃是宋代文人。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舟行在松江时,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循缘多熟境,溺法无要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繁的体验和对过度沉迷于规则法则的警醒,认为人生需要跳出常规,超越束缚。"虑心屏百虑,犹是隔几尘"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和超脱世俗的重要性。
"云边察飞翼,水底观跃鳞"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暗示着诗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洞察力。最后两句"闷杀鲁中叟,笑倒濠上人"则借用了孔子和庄子的典故,前者代表拘泥于礼教,后者象征逍遥自在,以此表达诗人对于传统观念与自由精神的对比和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舟行所见所闻为引,深入探讨了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和思想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