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
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
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
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
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读守道诗》。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学家守道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的赞赏。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这两句描写守道在仁宗初年便已声名鹊起,连那些平庸之辈也为之震惊。"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这里指出守道每天都遵循古代圣贤的教诲,不受世俗流弊的影响,他师从儒家典籍,尤其是《孙子兵法》的精髓。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守道对待学生的态度,如同仆人一般谦和,而学生们则如同仆役般地跟随他。"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诗中还强调了守道严于律己,对学术问题不容置疑,同时也表明当时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此处指出守道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其文笔也能切中时弊,直言时政得失。"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这两句批判了那些庸俗的儒生只会空谈毁誉,而守道却能从实际行动中去评价。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这里说明即便是有所谬误,只要出于仁义之心,也是可以宽容的。而对于那些矫揉造作的人,则难免背离正道。"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这两句表明守道的品行超越常人,即使有过错也无需他人轻易评判。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这里描写守道不仅学问渊博,其创作的诗文也充满了高洁和严谨的美感。"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守道作品的喜爱之情,以及心中对其形象的描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这里表达了对守道高尚品格和学术成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无限崇敬。"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最后两句则是对守道晚年身体衰弱,以及后世遗忘其学问所感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守道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崇尚理学、重视个人品德和学术成就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