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俄惊岁屡周,尺书每每寄江头
出处:《寄丹丘林咏道》
宋 · 桑世昌
小别俄惊岁屡周,尺书每每寄江头。
逢时共叹君肥遁,投老谁怜我倦游。
书足三冬应润屋,诗成千首必经侯。
一尊纵负东湖约,尚及黄花碧树秋。
逢时共叹君肥遁,投老谁怜我倦游。
书足三冬应润屋,诗成千首必经侯。
一尊纵负东湖约,尚及黄花碧树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小别:短暂分别。俄惊:转眼。
岁屡周:又一年。
尺书:书信。
江头:江边。
逢时:时运。
君肥遁:你选择隐居。
投老:年老。
倦游:疲于奔走。
书足:读书丰富。
三冬:寒冬。
润屋:丰富家业。
诗成:诗歌完成。
千首:千篇。
经侯:流传世间。
一尊:一杯酒。
纵负:虽然未能。
东湖约:西湖之约。
尚及:还能。
黄花:菊花。
碧树秋:秋季的绿树。
翻译
短暂分别转眼又一年,频繁书信送到江边。同感叹时运,你选择隐逸,而我年老疲于奔走却无人怜惜。
寒冬读书能丰富家业,千篇诗歌定会流传世间。
虽然未能履行西湖之约,但还能在菊花和绿树的秋季相聚。
鉴赏
这首宋诗《寄丹丘林咏道》是桑世昌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林咏道小别后的情感交流和对彼此生活的感慨。首句“小别俄惊岁屡周”,描绘了两人短暂分离后时间飞逝之快,惊讶于又是一年过去。次句“尺书每每寄江头”写诗人频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信件常常送到江边。
“逢时共叹君肥遁”暗指友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诗人对此表示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长期在外奔波的倦怠。“投老谁怜我倦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厌倦漂泊的感慨,渴望得到理解与安慰。
“书足三冬应润屋,诗成千首必经侯”两句赞美林咏道的学识和才情,认为他的学问足以丰富家宅,而他的诗歌创作更是才华横溢,必定能得到人们的赞赏。“一尊纵负东湖约”指的是未能如期相聚,诗人遗憾地提到未能履行在东湖畅饮的约定。
最后,“尚及黄花碧树秋”以秋天的黄花和碧树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秋高气爽之时,与友人重逢,共享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