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全文

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

出处:《寄黄掌科亲家
明 · 吴琏
数亩青山一剩夫,满天风月夜琴孤。
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景物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孤独与高洁。

首句“数亩青山一剩夫”,以“数亩”形容山之小,却“剩夫”独居其中,暗示了主人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青山不仅是他的住所,也是他心灵的寄托,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

次句“满天风月夜琴孤”,将时间限定在夜晚,以“满天风月”渲染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风月不仅指自然景象,也暗喻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情感的寄托。而“夜琴孤”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独自弹琴的情景,琴声悠扬,却无人倾听,进一步强化了其孤独感。

后两句“卑微自拟无人问,曾有何人一问无”,表达了主人公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认知与对外界关注的渴望。他自认为平凡甚至卑微,但内心深处仍期待着有人能理解并关注自己的存在。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慨,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同时,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与孤独感的交织。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