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全文

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失酸咸俱一病。
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入亡何乡。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注释

世间:指世间万物。
俱:都。
酸咸:比喻人生的酸甜苦辣。
病:不适。
论酒如论才:以品酒比喻评价人才。
软美:柔和美好。
太劲:过于强烈。
韩青居士:虚构人物,代表和谐之道。
贵调和:崇尚和谐。
田窦:虚构人物,可能指善于享受生活。
籍福胜:借以获得幸福。
寂然:寂静无声。
光:光芒。
物外:超脱世俗。
洞庭:泛指美景。
借香:借景生香。
名理窟:深奥的名理世界。
亡何乡:无需多言的地方。
真趣:真正的乐趣。
牖下:窗下。
鸣糟床:酒糟发出的声音。

翻译

世间各种味道都有其正道,偶尔失去酸甜也会引发疾病。
要知道品评酒就像评价人才,柔和之美虽好但过于强烈也不佳。
韩青居士崇尚和谐,田窦醉后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寂静中两者都散发着光芒,湖光山色之外,也能借得一丝芬芳。
共同谈论已经深入名理之境,立刻进入那个无需多言的世界。
深知这里蕴含着真实的趣味,再次聆听窗外酒糟的声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子楚以二酒合而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诗叙其事因奉酬》。诗中作者借酒的调和来比喻人生的百味,指出世间万物各有正道,但若失去了酸甜咸淡等各种滋味,也就如同疾病缠身,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第二句“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中,诗人提出要像品酒一样来评价人才,既要看其柔和之处是否能令人愉快,也要注意其刚强之处是否过于rigid,这体现了作者对人才的全面认识和欣赏。

接下来的“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寻找平衡与谐和的追求。这里的“韩青居士”可能指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生活自在的人物,而“田窦”则是对田野美景的描绘,通过“醉时籍福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人生福祉的珍视。

诗中的“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里的“寂然”可能是指某种宁静或超脱的状态,“二物”则可能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事物,这两者都能发出各自的光芒,体现了一种生命力与存在价值。而“物外洞庭容借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融入感,通过对洞庭湖春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入亡何乡”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这里的“名理窟”可能是指一种哲学或理论的避风港,而“一鞭亟入亡何乡”则是一种比喻,通过骑马一路疾驰进入未知之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束缚的逃离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品鉴、人才的评价、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生命哲学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追求生活平衡与精神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