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出处:《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 · 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异俗:不同的习俗。非乡俗:不是故乡的传统习俗。
新年:新年。
改故年:替换旧的一年。
蓟门:古代边关名称,指北京地区。
火树:节日装饰的灯火繁多如树。
疑是:怀疑是。
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烛龙,象征光明或火灾。
翻译
这里描述的是不同于家乡的风俗,新的一年取代了旧的一年。在蓟门(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观赏着节日的灯火,仿佛看见烛龙点燃的火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异乡过年的情景,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受。"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海外他乡之感,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但是在这里的节日气氛与内心的乡愁却是那么的不相容。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然"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观赏灯会的画面。"蓟门"通常指的是城门或边塞,这里可能暗示诗人远离家乡的状态。而"火树"一词,则让人联想到璀璨夺目的灯火,似乎是大自然中生长的奇异之物。"疑是烛龙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景象既惊叹又迷惑的心情,这些火光如同神秘的龙形,充满了幻想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习俗的怀念,以及在异地过年时所产生的情感交织。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也展现了作者孟浩然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