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出处:《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唐 · 欧阳詹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昭丘:亦作“昭邱”。春秋楚昭王墓。
在湖北省当阳县东南。
黛色:青黑色。
良宵:长夜;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夜,诗人在江边的楼上徜徉,心中充满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无机成旅逸"一句,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描绘了诗人独自旅行的心境。"中夜上江楼"则明确了时空背景,是在深夜登上临江的楼阁。
接下来的两句,"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夏夜的清冷之感。这里的"月如练"指的是月亮像细长的丝带一样挂在天边,而"水凉风似秋"则强调了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这个夜晚也给人一种凉爽甚至有些许秋意的感觉。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两句,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捕捉和对远方山色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氛围。"凫声"指的是水鸟的鸣叫,而"黛色上昭丘"则是说远处的昭丘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许深邃。
最后两句,"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孤独旅行的感慨。这里的"人情"指的是家乡亲人的温暖,而"良宵"则是美好的夜晚,但这种美好却因为独自一人而生出了些许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是一首意境深邃、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