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元 · 周权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閒记》描绘了诗人从淮河渡至黄河的旅程。诗的前四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淮河与黄河水质的鲜明对比:淮河的水浑浊如泾水,而黄河则奔腾着大量泥沙,舟客居民只能饮用。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黄河改道后的险恶景象,过桥时需要极大的力量,渡口环境艰辛。
诗人以“屹然趺坐如僧禅”形容自己在艰难中的坚韧,表现出与篙师共度风雨的沉稳态度。他感叹在邳州的傍晚,市场萧条,唯有鱼豚交易,生活简朴。诗人自问为何要独自面对惊涛骇浪,远行万里,不如归隐山林,渔樵为伴,自在逍遥。
最后两句,诗人向北山云告别,表达出期待洗去征尘,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又流露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