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瞰洞户,漓水澄如练
宋 · 戴复古
宣政喜边功,隆兑筑州县。
程公自名岩,刻石记所建。
得既不偿费,中兴弃不缮。
诞谩磨崖辞,当日妄誇衒。
英英石湖仙,改作壶天观。
壁间三大字,庄重如峨弁。
诗文鸾鹤音,笔势龙蛇变。
登高瞰洞户,漓水澄如练。
胜概耸灵台,遐观起三叹。
玲珑二十四,妙墨镌题遍。
我来为拂尘,端若侍颜面。
邦人颂遗爱,寿骨癯且健。
今坐玉麟堂,安得使之见。
程公自名岩,刻石记所建。
得既不偿费,中兴弃不缮。
诞谩磨崖辞,当日妄誇衒。
英英石湖仙,改作壶天观。
壁间三大字,庄重如峨弁。
诗文鸾鹤音,笔势龙蛇变。
登高瞰洞户,漓水澄如练。
胜概耸灵台,遐观起三叹。
玲珑二十四,妙墨镌题遍。
我来为拂尘,端若侍颜面。
邦人颂遗爱,寿骨癯且健。
今坐玉麟堂,安得使之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宣政年间边境建设成就的赞美,尤其是对程公(可能指某位地方官)在新建州县时的功绩表示赞赏。诗人提到程公自号“岩”,并将他的功绩刻石铭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设施未能得到应有的维护,显得夸耀之词有些空洞。诗人将此地改名为“壶天观”,并称赞其壁上的大字书法庄重如武士头盔,诗文流畅,笔势生动。
诗人登高远望,感叹景色之美,壶天观四周的石刻题字精美绝伦,犹如侍奉在颜面之前。他还提到当地人对范公(留守参政大资范公)的怀念,赞扬他的遗爱和人格魅力。遗憾的是,诗人如今坐在玉麟堂,无法让范公亲眼看到这番景象。
整首诗以叙事和描绘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遗迹的感慨,体现了宋诗注重史事与艺术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