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何深,山何高,缺月一湾近钓舠
出处:《柳之山》
明 · 霍与瑕
柳之山,桂之水,潇湘遥下几千里。
年年二月此来游,二月年年红间紫。
红千般,紫千般,人自匆匆花自閒。
花片有时随水下,水光无尽映花斑。
五日行,三百里,孤舟夜夜空江里。
戍鼓传更应远山,画角吹星落寒水。
水何深,山何高,缺月一湾近钓舠。
嫦娥似向沧江畔,细听骚人读楚骚。
春渐深,行永久,一回吟望一搔首。
百年心绪苦偏长,晓镜容华先老丑。
朝策马,暮乘舟,云满衣裳雪满头。
萋迷芳草王孙远,吊湘何处托湘流。
归去来,来归去,樵西留有仙人屦。
烟霞古洞翠萝围,风月一堂丹桂树。
参同契,读千周,神明或告以灵修。
风灯泡影人间世,好傍赤松天外游。
年年二月此来游,二月年年红间紫。
红千般,紫千般,人自匆匆花自閒。
花片有时随水下,水光无尽映花斑。
五日行,三百里,孤舟夜夜空江里。
戍鼓传更应远山,画角吹星落寒水。
水何深,山何高,缺月一湾近钓舠。
嫦娥似向沧江畔,细听骚人读楚骚。
春渐深,行永久,一回吟望一搔首。
百年心绪苦偏长,晓镜容华先老丑。
朝策马,暮乘舟,云满衣裳雪满头。
萋迷芳草王孙远,吊湘何处托湘流。
归去来,来归去,樵西留有仙人屦。
烟霞古洞翠萝围,风月一堂丹桂树。
参同契,读千周,神明或告以灵修。
风灯泡影人间世,好傍赤松天外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柳之山、桂之水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柳之山,桂之水,潇湘遥下几千里”,以柳山和桂水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接着,“年年二月此来游,二月年年红间紫”描绘了季节轮回中的美丽景象,红花与紫花交替绽放,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红千般,紫千般,人自匆匆花自闲”一句,对比了人的忙碌与花的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随后,“花片有时随水下,水光无尽映花斑”描绘了花朵随水流逝的景象,以及水面上映照出的斑斓色彩,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五日行,三百里,孤舟夜夜空江里”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江上漂泊的情景,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与白天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戍鼓传更应远山,画角吹星落寒水”通过戍鼓和画角的声音,以及星辰落入寒冷水面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
“水何深,山何高,缺月一湾近钓舠”描绘了深邃的水面和高耸的山峰,以及月牙形的水面与垂钓的小船,展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宁静。最后,“嫦娥似向沧江畔,细听骚人读楚骚”将神话传说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