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出处:《观子重钟隐鸡鹰图就借传本画乃文康旧物》
宋 · 李之仪
千年老木根半拔,叉牙枯枝斗金铁。
苍鹰见鸡岂复舍,伺隙必拿将雷掣。
鸡知不免怖且死,铜觜窥鹰反噪聒。
阴风惨惨天为改,杀气凭陵欲翻海。
画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
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
等閒应现非一化,流落终为绝世珍。
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乾兴天圣时。
进贤退佞乃所嗜,不使异趣侵毫釐。
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
开图凛凛毛发惊,滞蔚顿摅如破锁。
公孙胜致有馀风,十年净土常相同。
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苍鹰见鸡岂复舍,伺隙必拿将雷掣。
鸡知不免怖且死,铜觜窥鹰反噪聒。
阴风惨惨天为改,杀气凭陵欲翻海。
画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
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
等閒应现非一化,流落终为绝世珍。
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乾兴天圣时。
进贤退佞乃所嗜,不使异趣侵毫釐。
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
开图凛凛毛发惊,滞蔚顿摅如破锁。
公孙胜致有馀风,十年净土常相同。
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观子重钟隐鸡鹰图”的场景,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构思。诗中以“千年老木”、“叉牙枯枝”、“苍鹰”、“鸡”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苍鹰”比作“金铁”,形象地描绘了其锋利与力量;同时,“鸡”在面对“苍鹰”时的恐惧与挣扎,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法则。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阴风”、“杀气”等元素,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气氛。
通过“画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这一句,诗人赞美了画家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邃哲理。接着,诗人引出“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的感慨,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自由的追求。
最后,诗人将话题转向现实,提到“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乾兴天圣时”,暗示了理想社会中君主的仁德与贤能,以及对公正、和谐社会的向往。通过“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这一转折,诗人表达了对正直、勇敢、坚决打击邪恶势力的赞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蕴含着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性光辉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艺术创作与社会理想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丰富而多层次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