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出处:《念奴娇二十六首》
清 · 蒋士铨
碧沼红阑,似西园、雅集玉山偕隐。
拂面凉阴,垂地绿、微漏几条天影。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
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
河朔风流,今已矣、画里须眉无准。
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
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拂面凉阴,垂地绿、微漏几条天影。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
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
河朔风流,今已矣、画里须眉无准。
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
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碧水红莲、绿荫蔽日的自然风光。开篇“碧沼红阑”四字,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西园雅集”与“玉山偕隐”的比喻,不仅增添了文人雅士聚会的意境,更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拂面凉阴”、“垂地绿”等词句,生动描绘了夏日微风轻拂、绿荫覆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诗人将读书与赏荷巧妙结合,既展现了文人的雅趣,也暗示了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接下来,“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这一段借景抒情,通过询问高柳的栽种者,引出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随后,“河朔风流,今已矣”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而“画里须眉无准”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增添了几分无奈与哀愁。
最后,“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乐声悠扬、美人相伴的浪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则在欢愉之后留下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