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出处:《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其一》
宋 · 吴潜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注释
老子:指古代哲学家老子,这里泛指有智慧的长者。谁知:谁知道。
密度关:比喻深奥的道理或不易理解之处。
却:转折,表示出乎意料。
支筇杖:拄着竹杖。
访:访问,探访。
荒园:荒废的园林,象征隐居或遗忘之地。
故应:所以应当。
我辈:我们这些人。
钟情别:特别钟爱,与众不同。
佳话:美好的传说或故事。
真堪:确实值得。
诏子孙:告诫或启发后代子孙。
翻译
无人知晓老子的深意在哪里,他却拄着竹杖去探访荒废的花园。看来我们这样的痴情者与众不同,美好的故事确实值得后世子孙传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所作,名为《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老子谁知密度关”,这里的“老子”并非指道家创始人老子,而是自谦之词,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密度关"可能是一个隐秘幽深的地方,通过这个地名,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隐逸生活的向往。
“却支筇杖访荒园”,诗人手持竹杖,去探访那些被遗忘的荒凉园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
“故应我辈钟情别”,"故应"表明这是基于过去的缘由,而"我辈"指代自己和同辈之人,"钟情"则是深切的情感。诗人在此强调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于告别时刻的不舍。
“佳话真堪诏子孙”,这句话表达了希望将这些美好的记忆、故事传承给后代,成为可以教育子孙的话语。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