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
宋 · 晁说之
四明唐中叶,处士有陈深。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岂易识此孙,海底珊瑚沉。
邂逅我见之,昔恨阻冲襟。
念我理归棹,旅梦断遥岑。
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岂易识此孙,海底珊瑚沉。
邂逅我见之,昔恨阻冲襟。
念我理归棹,旅梦断遥岑。
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
注释
四明:古代地名,在今浙江宁波一带。处士:未出仕的士人,即隐士。
殚:穷尽,完备。
瑶华音:比喻诗文的高雅优美。
裔孙:后代子孙。
苦吟:刻苦钻研诗文。
识:识别,了解。
珊瑚沉:比喻珍贵而难以寻见。
邂逅:偶然相遇。
冲襟:激动的心情,感慨之意。
理归棹:整理行装,准备归乡。
旅梦:旅行中的梦境。
降尽:消解,平息。
河外心:超出常规或故乡的情感。
翻译
在唐朝中期的四明之地,有一位名叫陈深的隐士。他的著作包罗万象,诗篇富有如瑶池仙乐般的意境。
可惜他的作品未能广为流传,后世子孙只能独自苦读吟诵。
要认识这位才华横溢的子孙并不容易,就像海底沉睡的珊瑚。
我偶然间发现了他的作品,过去的遗憾不禁涌上心头。
想起我乘船归乡的情景,旅途的梦境在远方的山峦中断开。
我希望能得到他十九首诗作,以平息我心中的河外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偶见陈诚之一诗不胜钦叹辄纪赠求其巨篇深愧芜累》。诗中,诗人对唐中叶的处士陈深的才华表示了高度赞赏。陈深的诗才横溢,如同瑶华般的音韵,令人惊叹。然而,他的作品未能广为流传,只有裔孙在苦心吟咏,这让人感到惋惜。
诗人感慨自己虽有幸遇见陈深的遗作,却无法完全领略其深邃,犹如海底珊瑚般沉潜未显。他表达了对陈深诗歌的渴望,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篇章,以洗涤自己的心灵。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陈深诗才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深入理解的遗憾,以及对陈氏后裔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