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隋侯珠,弹射坠埃壒
出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其二》
宋 · 叶适
音骇则难听,问骇则难答。
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尊沓。
培风鹏未高,弱水海不纳。
匹夫负独志,经史考离合。
手捩二千年,柔条起衰飒。
念烈傥天回,意大须事匝。
偶然不施用,甘尽斋中榻。
宁为楚人弓,亡矢任挽踏。
莫作隋侯珠,弹射坠埃壒。
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尊沓。
培风鹏未高,弱水海不纳。
匹夫负独志,经史考离合。
手捩二千年,柔条起衰飒。
念烈傥天回,意大须事匝。
偶然不施用,甘尽斋中榻。
宁为楚人弓,亡矢任挽踏。
莫作隋侯珠,弹射坠埃壒。
注释
音骇:声音惊人。问骇:问题突然。
尊沓:冗长繁多。
培风:借风而飞。
弱水:形容深不可测的水。
匹夫:普通人。
离合:事物的分离和聚合。
柔条:柔弱的树枝。
烈傥:热烈且豪放。
事匝:事情周全。
翻译
声音过于惊人就难以入耳,问题过于突兀就难以回答。我想把话说完,又怕重复冗长让人厌烦。
鹏鸟尚未展翅高飞,弱水也无法容纳大海。
普通人肩负着独特的志向,研读经史探寻事物的分合之道。
亲手扭转了两千年的历史,柔弱的枝条也带来衰败的气息。
期待着热烈的情感能感动上天,心意需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即使偶尔不用,我也甘愿在静室中度过时光。
宁愿做楚人的弓箭,任由失去的箭矢被拉扯、踏过。
不要成为隋侯那样的明珠,被人随意弹射落入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陈同甫抱膝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深沉情感和独特的思想观念。
"音骇则难听,问骇则难答。"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某种震撼心灵的声音或问题时,内心的困惑与无奈,即使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感到语言上的局限和挑战。
"我欲终言之,复恐来尊沓。" 这句话体现了词人想要彻底表达自己,但又担忧如果说出口可能会遭到他人的误解或轻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顾虑是非常复杂的。
"培风鹏未高,弱水海不纳。"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喻手法,将个人抱负和理想比作尚未翱翔高空的大鹏,以及无法容纳于狭小之地的浩瀚大海,表达了词人胸怀壮志但暂时找不到施展的空间。
"匹夫负独志,经史考离合。" 这两句诗则表明作者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得失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手捩二千年,柔条起衰飒。" 诗人通过这两句话,传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文化脉络的感悟和把握,以及对于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的文明遗产的感伤。
"念烈傥天回,意大须事匝。" 这里表达的是词人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对于宏大的志向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的坚定信念。
"偶然不施用,甘尽斋中榻。" 诗人在这里表示,即便是偶尔的机会没有被利用,也愿意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安静地度过。
"宁为楚人弓,亡矢任挽踏。莫作隋侯珠,弹射坠埃壒。" 这两句通过对比楚国的弓箭和隋侯的珍珠,表达了词人的选择:宁愿成为有用的工具,即使最终耗尽,也不愿成为毫无用处的装饰品,最终被轻视或遗忘。
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思想,展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他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