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
出处:《志道乐净山房落成赋赠》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
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
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
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
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
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
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
当水石倍瑩,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
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
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
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
留题抵作记,真隐匪外矫。
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
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
眷兹太行陉,专壑心愿了。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
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
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
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
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
当水石倍瑩,触石水随绕。
湍激度以彴,洼盈闸为沼。
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
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
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
留题抵作记,真隐匪外矫。
鉴赏
此诗《志道乐净山房落成赋赠》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创作。全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建山房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首句“爱山避有名,卜筑拣尘表”,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选择远离尘嚣之地建房。接着“一邱孕水石,世眼习不瞭”描绘了一座山丘,蕴藏着水与石,常人难以察觉其美。随后,“畸人海西至,五岳遍登眺”提到一位奇人从海西而来,遍览五岳美景,引出对太行陉的特别兴趣。
“初来但张幕,听泉坐昏晓”描述了诗人刚到山房时,仅搭建帐篷,静听泉水声,度过晨昏。接着“徐规居高明,岩嶂左右缭”描绘了山房周围岩石环绕的壮丽景象。诗人邀请朋友来访,“屋成召我落,岚翠泛杯醥”,在山房内饮酒,享受着山间的清新空气。
“俯视林薄中,错置数亭小”描绘了山房下方林间错落有致的小亭。诗人沿着山坡下坡,“下坡径蓦涧,迅疾比过鸟”,快速穿过山涧,如同飞鸟一般。面对水流,“当水石倍莹,触石水随绕”,水流在石头上更加明亮,碰到石头则绕行。
“湍激度以彳,洼盈闸为沼”描绘了水流湍急,形成曲折的路径,低洼处蓄水成池。山房旁的水景让人心旷神怡,“枕漱随所便,樵牧戒勿扰”,山房紧邻流水,供人休息,同时提醒樵夫和牧童不要打扰。
“去秋留宿处,帐庐月正皎”回忆了去年住宿的情景,月光皎洁。时光荏苒,“弹指感凉炎,栖心羡深渺”,感叹时间流逝,内心向往宁静深远的生活。
“披吟道书足,还往俗客少”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道家书籍中的满足感,往来的人很少,更显山房的幽静。最后,“稍慊乏乔木,尚烦补丛筱”提到山房缺少高大的树木,需要补充一些灌木丛,以增加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