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全文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出处:《吊太白
宋 · 张舜民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拼音版原文

cǎishíshāntóuqiūyuèmíngshútángxiàqiūshuǐqīng

hènshìrénjiēzhuōyuèpiānjiěxiānshēng

注释

采石山:采石矶,位于安徽省当涂县,以产优质石灰岩而闻名。
秋月明:秋天的月光皎洁明亮。
姑熟堂:可能指某个地方或建筑,姑熟是古代地名,今安徽芜湖一带。
秋水清:秋天的水面清澈。
皆:都。
捉月:比喻追求虚幻或难以得到的事物。
溺:沉溺,过度喜爱以至于不能自拔。
先生:对有一定地位或学问的人的尊称。

翻译

在采石山顶秋夜明亮,姑熟堂下的秋水清澈。
可悲的是世人都想抓住月亮,为何偏偏让先生沉溺其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名为《吊太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伟大诗人李太白(唐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世人不识才华的哀叹。

首句“采石山头秋月明”,描绘了一幅清朗的秋夜景象。采石即指采石江畔,山头上的秋月洒落着清辉,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次句“姑熟堂下秋水清”,则是诗人在描绘另一个静谧的场景——姑熟堂下的秋水。水清澈见底,与前句的月光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接下来两句“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这里的“捉月”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捉取,而是一种比喻,用以指代世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占有。而“溺先生”则特指李白,意为世人不理解、不珍惜甚至是误解这位伟大的诗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的不满,以及对于先贤才华的怀念与尊敬。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于李太白才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不识才华、不珍惜人才的无奈和悲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