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尚自依行殿,白草无从问义陵
出处:《怅望为家礼部兄贲士兵部兄泰士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怅望滇南杀气凝,十年龙血已成冰。
红霞尚自依行殿,白草无从问义陵。
诸葛但教兄弟在,文渊应见帝王兴。
艰难六诏归来日,花萼名高世所称。
红霞尚自依行殿,白草无从问义陵。
诸葛但教兄弟在,文渊应见帝王兴。
艰难六诏归来日,花萼名高世所称。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怅望为家礼部兄贲士兵部兄泰士作》。诗中以“怅望”开篇,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遥望滇南,感受到那里的杀气似乎凝固了时间,十年间,龙血化为寒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沉痛。
接着,诗人描绘了红霞与白草,红霞仿佛还依附在行殿之上,而白草则无处寻觅义陵的踪迹,通过这两种鲜明对比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含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与对历史记忆的追寻。
“诸葛但教兄弟在,文渊应见帝王兴”,这两句借用了诸葛亮和文渊(可能指文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颂扬,以及对国家兴盛的期待。诸葛亮作为忠臣的代表,即使兄弟在世,也能预见国家的繁荣;文人则能以文笔见证帝王的兴起。
最后,“艰难六诏归来日,花萼名高世所称”,诗人回顾了历史上六诏归顺的艰难时刻,以及归来后所获得的崇高声誉,强调了和平与统一的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和对人物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