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
出处:《水竹居诗》
明 · 练子宁
高人结宇脩篁里,轩户玲珑瞰流水。
庭皋月转翠阴生,溪上风回青浪起。
翠阴青浪映窗扉,曲径台深客到稀。
林下移床挥麈坐,沙头系艇钓鱼归。
柴门无事临流敞,高卧支颐听清响。
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
几席清幽俗事疏,波光尽日映图书。
何年得遂辞尘埃,杖策相从此卜居。
庭皋月转翠阴生,溪上风回青浪起。
翠阴青浪映窗扉,曲径台深客到稀。
林下移床挥麈坐,沙头系艇钓鱼归。
柴门无事临流敞,高卧支颐听清响。
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
几席清幽俗事疏,波光尽日映图书。
何年得遂辞尘埃,杖策相从此卜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练子宁的《水竹居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生活画面。首联“高人结宇脩篁里,轩户玲珑瞰流水”展现了诗人居住在竹林深处,房屋小巧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潺潺流水,环境清幽。颔联“庭皋月转翠阴生,溪上风回青浪起”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竹影摇曳,溪水波动的动态美。
颈联“翠阴青浪映窗扉,曲径台深客到稀”写室内外景色交融,来访者稀少,更显居所的静谧。接下来的“林下移床挥麈坐,沙头系艇钓鱼归”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或是读书,或是垂钓,自在逍遥。
尾联“柴门无事临流敞,高卧支颐听清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超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满足。最后两句“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箨龙长”,以自然景象寓示时光流转,期待有一天能彻底远离尘嚣,过上如诗如画的隐居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向往自然、追求隐逸的理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