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
出处:《九日赏菊未开席上次韵答崔象之寺丞》
宋 · 韩琦
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
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
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
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
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
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前夕,诗人与友人相聚,虽未到重阳却已提前赏菊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菊花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谁知九日接宾觞,未放寒花折露房。”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提前赏菊的意外与惊喜,同时点明了时间背景——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通常人们会在这一天饮酒赏菊。然而,此时菊花尚未开放,只能折取含露的花蕾,预示着一场不同寻常的赏菊活动即将展开。
颔联“早是生来悲晚节,那堪开不在重阳。”表达了对菊花生长周期的感慨,以及对菊花未能在传统意义上最适宜的重阳节开放的遗憾。这里既有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有对美好事物不能如愿以偿的惋惜。
颈联“满头且应良辰插,一夜宁衰浅意香。”转而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使菊花未完全盛开,但依然可以在佳节之际插戴,享受其香气带来的愉悦。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即便面对不完美,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尾联“守待金铃披绝艳,共君搴蕊醉馀芳。”则描绘了诗人期待着菊花在最佳状态时绽放,与友人一同采摘花蕊,共享醉人的芳香。这一场景充满了友情与自然美的和谐共融,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