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峰头相见后,钵囊高挂不须携
出处:《呈泽萌和尚》
明 · 成鹫
云深山路失高低,足快身轻定不迷。
占断云根晞白发,望穷山色上丹梯。
空生却被岩花笑,庄叟难将物论齐。
长老峰头相见后,钵囊高挂不须携。
占断云根晞白发,望穷山色上丹梯。
空生却被岩花笑,庄叟难将物论齐。
长老峰头相见后,钵囊高挂不须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在深山云雾中的和尚,以轻松自在的姿态穿行于自然之间,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联“云深山路失高低,足快身轻定不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和尚的步伐却显得轻盈且坚定,暗示了他在修行路上的专注与内心的清明。
颔联“占断云根晞白发,望穷山色上丹梯”,进一步描绘了和尚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似乎与云根融为一体,白发在云雾中显得格外醒目,同时,他又向着山巅进发,展现了追求精神境界的不懈努力。
颈联“空生却被岩花笑,庄叟难将物论齐”,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岩花仿佛在嘲笑空无一物的和尚,实际上是在借物喻人,暗示了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与庄子的哲学思想相呼应,强调了万物平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尾联“长老峰头相见后,钵囊高挂不须携”,最后两句表达了与长老重逢后的轻松与自在,和尚将钵囊高挂,不再携带,象征着放下一切外在的负担,心灵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和尚行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禅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