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饮芳兰露,暮掇紫芝英
出处:《题漓山图寄寿张京兆羽王先生》
明 · 欧必元
群峰挺西粤,漓山最峥嵘。
桂水襟其侧,东汇入沧溟。
瞻彼山且高,俯彼水且清。
高清杳难及,谁藏吏隐名。
山以振其衣,水以濯其缨。
卜筑岩栖胜,开窗听泉鸣。
和之以归鸟,高调等箫笙。
左袖挹浮丘,右手招广成。
晨饮芳兰露,暮掇紫芝英。
蚤谢樊丘辈,已得觅仙灵。
顾余抱微尚,恨不会盖倾。
薄言申至理,聊寄中心诚。
桂水襟其侧,东汇入沧溟。
瞻彼山且高,俯彼水且清。
高清杳难及,谁藏吏隐名。
山以振其衣,水以濯其缨。
卜筑岩栖胜,开窗听泉鸣。
和之以归鸟,高调等箫笙。
左袖挹浮丘,右手招广成。
晨饮芳兰露,暮掇紫芝英。
蚤谢樊丘辈,已得觅仙灵。
顾余抱微尚,恨不会盖倾。
薄言申至理,聊寄中心诚。
鉴赏
此诗描绘了漓山的壮丽景色与隐逸之士的生活情态,洋溢着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首句“群峰挺西粤,漓山最峥嵘”以磅礴之势展现了群山的雄伟,点出漓山的突出地位。接着“桂水襟其侧,东汇入沧溟”描绘了漓山与桂水的关系,水与山的交融,赋予画面动态美。
“瞻彼山且高,俯彼水且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的高峻与水的清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高清杳难及,谁藏吏隐名”则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山与水的象征意义在此得到了深化。
“山以振其衣,水以濯其缨”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与水的自然状态,同时也寓意着隐士的高洁品质。“卜筑岩栖胜,开窗听泉鸣”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情趣,山岩为居所,泉水为伴奏,生活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和之以归鸟,高调等箫笙”将归鸟的鸣叫与箫笙的音乐相提并论,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诗意化理解。“左袖挹浮丘,右手招广成”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晨饮芳兰露,暮掇紫芝英”描绘了隐士清晨采露、傍晚摘芝的日常,生活简朴而充满诗意。“蚤谢樊丘辈,已得觅仙灵”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隐士生活的认同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顾余抱微尚,恨不会盖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抱有的微小志向的自省,以及对未能与理想中的隐士相遇的遗憾。“薄言申至理,聊寄中心诚”则以简短的话语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漓山美景的描绘与隐士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