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出处:《初去郡斋书怀》
唐 · 薛据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注释
肃徒:恭敬地离去。汝颖:颖地,古代地名,今河南许昌附近。
怀古:怀念古代的事迹。
文王化:周文王的教化,象征仁政。
巢父:传说中的隐士。
谗巧:邪恶机巧的人。
大道:指正道、真理。
旌旆:旗帜。
征鸟:远行的鸟。
松柏坚:比喻人的坚定节操。
迢迢:形容遥远。
志士:有高尚志向的人。
小人:品德低劣的人。
责己:自我反省。
怨天:抱怨天命。
乐土: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东归:向东回归故乡。
翻译
我告别故乡颖地,心中怀古独自悲伤。依然怀念文王的教化,思念巢父那样的贤良。
世事变迁多狡诈,大道流传到何方?
更何况疾风骤起,军旗飘摇在远方。
远行的鸟儿无返航,流水不会停止向前流淌。
经受过霜雪的考验,才知松柏的坚韧。
回头遥望家乡城郭,却被云雾遮挡遥远。
志士不因外物而伤悲,小人只顾自我装扮。
感慨时事只能责备自己,在道义上不应怨天尤人。
从此踏上快乐之地,向东回归不知还需多少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据的作品,名为《初去郡斋书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王和賢臣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明君主如周文王和賢臣巢父的怀念之情,感叹他们的美德。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这两句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觉得真理难以传承,只有虚伪诡计盛行。
接下来几句"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描述了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状态,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坚韧与社会的动荡,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节操的赞赏。
最后几句"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态度:真正有志之士不会因外界变化而动摇,只会反思自身;平庸之人却自我感觉良好,不去责怪天命。最后,诗人表示要回到自己安心的地方,知道归乡的日子不多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美德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个人坚守节操的决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反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