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入虚清,万里银河倚槛横
出处:《秋夜滕王阁登眺答林舍人见寄》
明 · 李时行
滕王高阁入虚清,万里银河倚槛横。
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
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
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
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时行的《秋夜滕王阁登眺答林舍人见寄》以滕王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夜登阁远眺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滕王阁在秋夜中的独特魅力。
首句“滕王高阁入虚清”,点明了滕王阁的位置和环境,高耸入云,清幽静谧,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万里银河倚槛横”一句,将滕王阁与天上的银河巧妙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广阔感,也赋予了滕王阁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七泽风烟秋澹澹,九江波浪夜冥冥”两句,通过“七泽”和“九江”的描绘,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同时“秋澹澹”和“夜冥冥”则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斗间不见龙骖影,云外空闻凤吹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斗指的是北斗七星,龙骖影和凤吹声则是神话中的元素,象征着滕王阁的非凡之处,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最后,“千载独留歌舞地,西山月色向人明”两句,将滕王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自然美景相结合,表达了对滕王阁长久以来作为歌舞之地的赞美,以及对西山月色的深情描绘,使得整首诗在历史与自然、现实与想象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滕王阁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