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前身想是红莲种,不染乌泥出水乡全文

前身想是红莲种,不染乌泥出水乡

出处:《女色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纤手拈香笑上堂,慈容非复旧时妆。
香心尽点生前火,妙相难藏定里光。
见母只闻呼大士,拜僧常请学空王。
前身想是红莲种,不染乌泥出水乡

鉴赏

这首诗《女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以及她内心深处的纯净与超脱。

首句“纤手拈香笑上堂”,以“纤手”展现女子的柔美与灵巧,“拈香”则暗示了她对宗教仪式的参与和尊重,“笑上堂”则透露出一种内心的喜悦和平静,仿佛在庄严的殿堂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慈容非复旧时妆”,通过对比,强调了女子容颜虽变,但其慈祥和蔼的气质依然如故,这不仅是外貌的变化,更是内在精神的升华。

“香心尽点生前火,妙相难藏定里光”,“香心”既指女子对佛法的虔诚之心,也暗喻她内心的光明与温暖。“生前火”象征着她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定里光”则是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体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她独特的魅力。

“见母只闻呼大士,拜僧常请学空王”,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对母亲的尊敬和对佛教高僧的仰慕,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向母亲表达孝顺,更在精神层面追求佛法的教诲,学习佛陀的智慧。

“前身想是红莲种,不染乌泥出水乡”,最后两句以美丽的莲花为喻,表达了女子认为自己前世可能是莲花的种子,在污浊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纯洁,最终绽放出纯净的花朵。这不仅是对女子自身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她追求精神纯净、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的一种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虔诚修行、追求精神纯净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