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全文

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

出处:《闻语十方琏长老
宋 · 梅尧臣
旧居庐岳寺,新化给孤园。
还享国人供,应无尘事喧。
有来听喻筏,一悟见吹幡。
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

拼音版原文

jiùyuèxīnhuàgěiyuán

háixiǎngguóréngòngyìngchénshìxuān

yǒuláitīngjiànchuīfān

fēngxiàlínkànyǐnyuán

注释

旧居:过去的住所。
庐岳寺:庐山的一座寺庙。
新化:地名,可能指的是新化的给孤园。
给孤园: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国人供:国内人们的供养。
尘事:世俗之事,指日常琐事。
喧:喧闹。
喻筏:比喻佛法像渡船,引导人们脱离苦海。
吹幡:佛教仪式中摇动旗帜,象征佛法的启示。
炉峰:可能指庐山中的某个著名山峰。
临溪:靠近溪流。
饮猿:观看猴子饮水。

翻译

我曾居住在庐岳寺中,现在又到了新化的给孤园。
享受着国人的供养,这里应该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有人前来聆听佛法教诲,一旦领悟就像见到佛幡飘动。
我不再记得炉峰下的情景,那时常常临溪边看着猴子饮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闻语十方琏长老》,表达了诗人对庐岳寺旧居和新化给孤园的怀念,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首句“旧居庐岳寺”点出诗人过去的居住环境,次句“新化给孤园”则暗示了他可能在新的禅修之地。第三句“还享国人供”描绘了长老受到人们的供养,体现出其在精神上的地位和影响。

“应无尘事喧”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接下来的“有来听喻筏,一悟见吹幡”描绘了听经悟道的情景,以佛教故事中的“喻筏”和“吹幡”寓言,象征着佛法的启迪和顿悟。

最后一句“不忆炉峰下,临溪看饮猿”,诗人回忆起炉峰下的情景,那里有溪流,有猿猴饮水,画面生动而富有自然之趣,但诗人更倾向于内心的静修生活,而非外在的山水景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侣的生活和禅修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敬仰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