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祇数步,吏桉常填目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
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
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
穷年走区区,得谤大于屋。
归来污省舍,又继故人躅。
相逢祇数步,吏桉常填目。
切嗟非无朋,阻阔嗟何速。
孤危失所助,把卷常恨独。
虚名终自误,谬恩何见蹙。
清明有冲卿,奥美如晦叔。
时谓当选升,屈指尚五六。
揆才最不称,饕宠宁无恧。
殷勤故人书,纸尾又见勖。
君虽好德言,我自望忠告。
易称动不括,传论大明服。
进为非成材,罪恐不容赎。
岁残东风生,陕树尘翳曲。
何缘一杯酒,谈笑相追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物变:世间万物的变化。极:非常。
万殊:万千种形态。
心通:内心的理解。
才:能力。
一曲:一点点。
抚事:面对世事。
知不足: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归耕:回归田园耕作。
使成熟:让庄稼成熟。
当官:做官。
拙自计:笨拙无计策。
易用:容易触犯。
忤流俗:违背世俗。
区区:形容地方小。
得谤大于屋:受到的诽谤比房子还多。
污省舍:简陋的官舍。
故人躅:前辈的足迹。
吏桉:公文案牍。
填目:充满视线。
阻阔:阻隔遥远。
嗟何速:感叹相聚之快。
孤危:孤独危险。
恨独:遗憾独自一人。
虚名:虚假的名声。
谬恩:错误的恩惠。
冲卿:公正的人。
晦叔:深沉美好的人。
选升:被提拔。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不称:不匹配。
饕宠:贪婪的宠爱。
殷勤:深情。
勖:勉励。
忠告:忠诚的建议。
易称:《易经》中的说法。
动不括:行动不受拘束。
罪恐不容赎:恐怕罪过无法弥补。
陕树:某地的树。
尘翳曲:落满尘埃的树枝。
何缘:何时能。
谈笑相追逐:谈笑风生地相处。
翻译
世间万物变化万千,人心相通却仅能理解一点。自以为读书已多,面对世事才知知识不足。
与你交谈承蒙华章,深知此事并非偶然。
遗憾没有大片田地,只能归耕以求丰收。
做官笨拙无良策,容易触犯世俗。
忙忙碌碌一生,得到的诽谤比房屋还多。
回到简陋居所,继续故人的足迹。
相逢不过几步之遥,但公文案牍常满眼。
感叹并非没有朋友,只是相聚太难、太快。
孤独危险,缺少援助,读书时常感寂寞。
虚名终究会误人,错误的恩惠令人困扰。
清明公正如冲卿,深沉美好如晦叔。
当时人们认为你会被提拔,屈指算来还有五六年。
你的才能与职位不符,贪婪的宠爱岂能无愧。
老友的信件充满深情,结尾又催促我努力。
你虽然喜好美德之言,但我期待你的忠告。
《易经》中说行动不可拘泥,传世之论让人深信不疑。
晋升并非成才之路,恐怕罪过难以弥补。
年终东风吹起,陕树上落满尘埃。
何时能共饮一杯,谈笑风生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感怀,以及对现实社会与官场状态的不满和批判。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句都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万象变化的思考,虽然书读得很多,但对世事的理解仍感到不足,显示出一种知识与实践之间矛盾的心境。
"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 这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和对农业生产的向往,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土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穷年走区区,得谤大于屋。归来污省舍, 又继故人躅。" 这些句子透露了诗人在为官过程中的不适应和困扰,以及对社会流言的无奈。
"相逢祇数步,吏桉常填目。切嗟非无朋,阻阔嗟何速。孤危失所助,把卷常恨独。" 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身处困境时缺乏帮助的感慨。
"虚名终自误,谬恩何见蹙。清明有冲卿,奥美如晦叔。时谓当选升,屈指尚五六。揆才最不称,饕宠宁无恧。"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誉和才能的自我反省,以及对待遇不公的无奈。
"殷勤故人书,纸尾又见勖。君虽好德言,我自望忠告。易称动不括,传论大明服。进为非成材,罪恐不容赎。" 这里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批评和建议的渴求。
"岁残东风生,陕树尘翳曲。何缘一杯酒,谈笑相追逐。" 最后几句则是对时光易逝和友情难得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希望在简单的聚会中寻找些许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个人的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