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出处:《吊曹监》
唐 · 李洞
宅上愁云吹不散,桂林诗骨葬云根。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满楼山色供邻里,一洞松声付子孙。
甘露施衣封泪点,秘书取集印苔痕。
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愁云:忧郁的乌云。桂林诗骨:指桂林诗人的精神或遗作。
葬云根:埋藏在云雾深处。
满楼:整座楼。
山色:山景。
付子孙:留给后代。
甘露:比喻恩惠或深情。
封泪点:象征着泪水凝聚。
秘书取集:珍贵的书籍。
印苔痕:书页上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
吟魂醉魄:诗人的灵魂和情感。
御水:可能指皇家或神圣的水。
呜呜:悲凉的声音。
绕门:环绕在门外。
翻译
宅院上空愁云弥漫,桂林诗人的灵魂深藏于云根。整座楼的山色供邻里欣赏,一洞松涛声留给后代子孙。
甘甜的露水如同赠衣,象征着泪水的痕迹,秘籍的书页上留有苔藓印记。
诗人的幽灵和醉意不知归向何处,夜晚御水悲鸣环绕在门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对自然之美的寄托。"宅上愁云吹不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如同家中未散的云雾,难以驱散。"桂林诗骨葬云根"则是将自己的诗作比喻为桂林的山骨,深藏于云间的根部,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崇敬。
"满楼山色供邻里"中,"山色"指的是外界的山川之美,而"供邻里"则是将这份美好与周围的人分享,营造了一种共享之感。接下来的"一洞松声付子孙"更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将自己的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代。
诗中还通过"甘露施衣封泪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之情,"秘书取集印苔痕"则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积累与珍视。最后两句"吟魂醉魄归何处,御水呜呜夜绕门"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情境,通过吟咏诗词来释放自己的精神世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