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出处:《冲雪至馀庆觉林雪连日不止》
宋 · 陆游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注释
蹇:指行走困难的劣马或老弱的驴。若耶: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以水清澈闻名。
京华:京都的繁华。
种玉:比喻种植珍贵的作物或培育人才。
六时:佛教术语,指一天的六个时辰。
天散花:形容天降祥瑞,如花雨般。
彴:小桥,独木桥。
炊烟:烧火做饭产生的烟雾。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胜游:美好的游览经历。
平生:一生。
银河泛客槎:乘槎(木筏)漫游银河,象征遨游仙境。
翻译
骑着蹇驴在清澈的若耶溪边吟诗,对繁华的京城仍有些遗憾。山前有大片的土地,不知是谁在那里种植了玉石般的作物,而座上的人们仿佛置身于六时不断的天降祥花之中。
树林中鸟儿静默,小溪上的木桥空无一人,炊烟袅袅升起,竹篱歪斜,一切宁静如画。
这次游玩让我觉得一生中的美好时光太少,我并不羡慕那些乘槎漫游银河的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雪后探访馀庆觉林的场景。"策蹇清吟涉若耶",他骑着蹇驴,边走边吟诵,穿过清澈的若耶溪,显示出他的雅兴和闲适。"灞桥犹恨近京华",诗人提及灞桥,暗示京城繁华,但他似乎对接近尘世有所遗憾,更向往自然的宁静。
"山前千顷谁种玉",运用比喻,形容雪白的山景如同千顷白玉,展现了冬季景色的纯净之美。"座上六时天散花",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飘落如天仙散花般的景象,富有诗意。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通过静谧的环境,描绘出雪后的寂静与宁和,连鸟儿都不鸣叫,炊烟也不升起,只有竹篱斜影,更显出冬日的静谧与深沉。
最后两句"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使他觉得一生中这样的佳游甚少,即使不羡慕银河中的仙槎遨游,也足以满足他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山林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尘世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