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圆魄缩纤缕
粲粲柳下人,共此一尊酒。
灏气薄疏林,振羽在户牖。
时序如跳丸,所遇忽非旧。
今夕是何夕,圆魄缩纤缕。
举杯问明月,盈亏无乃骤。
遨游美清夜,秉烛且携手。
古人亦有言,倏忽成老丑。
欢会须及时,酒旨复肴阜。
厌厌夜不归,绸缪美且好。
所嗟凤与麟,胡然代郊棷。
勖哉崇明德,共保金石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六夜晚宴的情景,诗人张萱以古体诗的形式,细腻地刻画了月光、柳树、月下之人以及宴会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皎皎台上月”、“濯濯月中柳”、“举杯问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
“皓月当空,清风拂柳,月下佳人共饮一樽酒。”这句描绘了月光下的美丽场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灏气薄疏林,振羽在户牖”,通过描绘微风吹过树林,鸟儿在窗前振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时序如跳丸,所遇忽非旧。”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之快,转瞬即逝,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接下来,“今夕是何夕,圆魄缩纤缕。”诗人借月亮的变化,表达了对当下时刻的感慨,月亮由满至缺,象征着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
“举杯问明月,盈亏无乃骤。”诗人向明月举杯,询问其盈亏变化是否如此迅速,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思考。随后,“遨游美清夜,秉烛且携手。”诗人邀请朋友们一同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共同举烛漫步,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乐趣。
“古人亦有言,倏忽成老丑。”诗人引用古人的智慧,提醒人们时光易逝,青春易老,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欢会须及时,酒旨复肴阜。”诗人强调及时行乐,享受美食与美酒,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厌厌夜不归,绸缪美且好。”诗人描述宴会持续到深夜,朋友们仍不愿离去,体现了聚会的欢乐与不舍。“所嗟凤与麟,胡然代郊棷。”诗人感叹世间美好事物的短暂,表达了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勖哉崇明德,共保金石寿。”诗人勉励大家崇尚美德,共同祝愿长寿,表达了对道德修养与生命长久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时间、生活等主题的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