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出处:《题刘氏双节卷》
明 · 江源
西山高兮章水东,妇姑之节将无同。
少年两两丧所天,誓死靡他无赧容。
民彝天理不亏缺,百年宁计身之穷。
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
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
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少年两两丧所天,誓死靡他无赧容。
民彝天理不亏缺,百年宁计身之穷。
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
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
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源对刘氏双节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西山”、“章水”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刘氏双节的高尚品质。诗中提到“妇姑之节将无同”,强调了刘氏姐妹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坚守节操,不改初衷的决心。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年轻女子失去双亲后,立下誓言,誓死不嫁他人,展现了她们的坚贞不渝。这种行为体现了“民彝天理不亏缺”的精神,即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道德准则和尊严。诗中还提到了“百年宁计身之穷”,表达了对刘氏姐妹长期坚持节操的敬佩,即便生活贫困,也无怨无悔。
进一步,诗人通过“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这两句,赞扬了刘氏姐妹不仅在精神上坚守节操,还在实际行动中抚养孤儿,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不仅体现了她们的仁爱之心,也预示了她们未来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最后,“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表明诗人深入研究了刘氏姐妹的事迹,并对其一生的坚守表示了高度的赞赏。通过“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这一感叹,诗人表达了对刘氏姐妹节操的崇高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希望更多人能像她们一样,坚守道德和节操,如同柏舟一般,独守清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氏双节事迹的描绘和赞美,弘扬了古代女性在逆境中坚守节操、仁爱奉献的精神,以及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