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出处:《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
清 · 孔庆瑚
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
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
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
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
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
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
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
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
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
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
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
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
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
鉴赏
这首清代孔庆瑚的《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描绘了诗人舟行江上的遭遇和感受。首句“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展现了水流湍急,船只停泊时仿佛后退的动态画面。接着,“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船帆和船桨上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迷茫的氛围。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写出了江面暗涌的潮水与远方的山峦相对,显示出空间的开阔和壮丽。随后,“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描述了东风吹过,天空瞬间变得昏暗,暗示天气变化。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暴雨,雨滴打在船上,声音清脆。诗人的情绪也随之起伏,“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表达因风阻而无法畅游的无奈和困倦。
然而,阴雨过后,“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带来了片刻的晴朗,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接着,“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描绘了雨后的清凉,以及夜晚芦苇的轻响,增添了静谧的夜色。
最后,“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以虫鸣和蚊阵衬托出夜晚的活跃,月光洒进船舱,诗人与同伴都难以入睡,共同体验着这场风雨带来的夜晚景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江上航行的艰辛与变幻,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