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莲参犹阁笔,反怜花县若虚舟
出处:《责逋 其二》
宋 · 华岳
刳肠植粟喂官牛,牛骨成尘粟未酬。
何事莲参犹阁笔,反怜花县若虚舟。
季公素重千金诺,胶鬲当贻万世羞。
愿效相如还赵璧,莫教颜色叹床头。
何事莲参犹阁笔,反怜花县若虚舟。
季公素重千金诺,胶鬲当贻万世羞。
愿效相如还赵璧,莫教颜色叹床头。
注释
刳肠:剖开肚子。粟:谷物。
官牛:官府的牛。
牛骨成尘:牛骨头化为尘土。
粟未酬:谷物还未偿完。
莲参:莲子参书(指写作)。
阁笔:搁置笔墨。
花县:古代称县令为花县令。
虚舟:空荡荡的。
季公:指季布,以守信用著称。
千金诺:极言信用之重。
胶鬲:商朝贤臣,曾因出卖朋友而受辱。
万世羞:永久的羞耻。
相如还赵璧: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颜色: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容颜。
床头:床边,引申为身边。
翻译
剖开肚子喂养官家牛,牛的骨头化为尘土而谷物还未偿完。为何莲子参书还未动笔,反而怜惜那空荡的花县如同虚舟。
季公向来重视千金一诺,胶鬲的行为却会给后世留下羞耻。
但愿我能效仿相如归还和氏璧,别让我在床头因无物可赏而叹息。
鉴赏
此诗乃宋代诗人华岳所作,名为《责逋(其二)》。诗中通过对比强烈的情境和形象,抒写了作者对于不履行承诺、不还债务之人的愤慨与讽刺。
"刳肠植粟喂官牛,牛骨成尘粟未酬。"
开篇两句以极端的比喻表达对欠款者的强烈不满和失望。"刳肠"指挖空内脏,形象地描述了为了养活官府的役牛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而这头牛最终只留下白骨,连一颗粟(谷物)都没能偿还。
"何事莲参犹阁笔,反怜花县若虚舟。"
接下来两句则是对那些不负责任、逃避债务的人的讽刺。"莲参"指的是官员考试的名单,而"阁笔"意味着选才录用;"花县"和"虚舟"都是形容官职与权力的比喻,作者质疑这些人是否有资格担任官职。
"季公素重千金诺,胶鬲当贻万世羞。"
这两句表达了对信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背弃承诺的强烈鄙视。"季公"可能是古代某位以守信著称的人物,"千金诺"形象地说明其承诺如同千两黄金般珍贵;而"胶鬲当贻万世羞"则强调背弃承诺将带来永久的耻辱。
"愿效相如还赵璧,莫教颜色叹床头。"
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以守信闻名的人物——如司马相如还给赵王的璧玉——的崇敬,并希望能像他们那样恪守信用,不让自己因为不履行承诺而脸红。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极端的情境和强烈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欠债不还、背弃信用的强烈谴责与鄙视,同时也展现了古人重视信用和道德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