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有护门夜叱之神草,垄有四种五获之嘉禾
出处:《五游诗》
明 · 郑学醇
我思游兮恒山阿,北岱南赵东黄河。
毕昴之精下融结,直与霄汉青相摩。
崖有护门夜叱之神草,垄有四种五获之嘉禾。
安得昌容之仙授我诀,服食二百有馀岁完天和。
毕昴之精下融结,直与霄汉青相摩。
崖有护门夜叱之神草,垄有四种五获之嘉禾。
安得昌容之仙授我诀,服食二百有馀岁完天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游历名山大川的向往与想象。开篇“我思游兮恒山阿”,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将恒山作为游历的第一站,随后提到了北岱、南赵、东黄河等地标,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探索精神。
接着,“毕昴之精下融结,直与霄汉青相摩”两句,运用了星宿的意象,比喻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毕昴是二十八宿之一,此处象征着天地间不可见的力量与美丽。诗人将这些自然现象与天空相连,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与向往。
“崖有护门夜叱之神草,垄有四种五获之嘉禾”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崖间的神秘植物与田野中的丰收景象,神草与嘉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对丰收的期待。
最后,“安得昌容之仙授我诀,服食二百有馀岁完天和”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希望得到神仙传授的秘诀,通过服用仙药来延长寿命,保持身体的和谐与健康。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以及对长寿健康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