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冰汲山泉,炊玉酿霜醅
出处:《惠泉酒熟》
宋 · 杨万里
敲冰汲山泉,炊玉酿霜醅。
忽然油成泓,失却琼作堆。
抱瓮输竹渠,挈瓶注银杯。
银杯不解饮,倾泻入我怀。
酒圣凡五传,道统到吾侪。
谁云孟氏醇,轲死不传来。
醉乡天张幕,糟丘曲为台。
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拟回。
忽然油成泓,失却琼作堆。
抱瓮输竹渠,挈瓶注银杯。
银杯不解饮,倾泻入我怀。
酒圣凡五传,道统到吾侪。
谁云孟氏醇,轲死不传来。
醉乡天张幕,糟丘曲为台。
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拟回。
注释
敲冰:形容冬日取水的艰难。山泉:山涧清泉。
炊玉:比喻用珍贵的玉器煮水。
琼作堆:形容酒质晶莹如琼瑶堆积。
抱瓮:古时酿酒用的陶罐。
输竹渠:通过竹管输送酒液。
银杯:古代饮酒器具。
醉乡:指沉醉于酒的世界。
糟丘:堆积的酒糟。
相宅:观赏或寻找住所之意,这里指醉乡。
翻译
敲击冰面汲取山泉,用玉器煮水酿制寒霜般的美酒。突然间,油脂般清澈的酒液汇聚成池,失去了琼瑶般的晶莹堆积。
抱着瓦罐通过竹管输送到沟渠,提着瓶子倒入银杯。
银杯无法品尝这美酒,只能倾倒进我的怀抱。
酒的圣人传承了五次,道统流传到我们这一辈。
谁说孟氏的酒醇厚无比?轲死后这种技艺就失传了。
在醉乡中,天空如幕布般展开,酒糟堆成了舞台。
我本想前去探访那醉乡,但今晚还不打算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山间的酿酒景象,诗人运用生动形象和巧妙比喻,展现了对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的深切感悟。
诗开篇“敲冰汲山泉,炊玉酿霜醅”,以“敲冰”、“炊玉”的精致笔触,勾勒出收集冰块和使用山间清泉酿酒的情形。接着,“忽然油成泓,失却琼作堆”,则描绘了酒液如油般流淌而下,丰盈到难以保存,只得堆积如山。
“抱瓮输竹渠,挈瓶注银杯”一句中,“抱瓮”、“挈瓶”的动作细节生动传神,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珍视和期待。然而接下来的“银杯不解饮,倾泻入我怀”却透露出一种淡然若远的情绪,似乎在强调即便是美好的东西也不必过分执着。
随后,“酒圣凡五传,道统到吾侪”,诗人自比为“酒圣”,并且将这种精神传统与自己联系起来,显示出一种自信和对传统的尊崇。紧接着,“谁云孟氏醇,轗死不传来”则是在反思历史上的美酒佳酿,如今已不可得,而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醉乡天张幕,糟丘曲为台”这两句诗,则描绘出一幅醉人的境界,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生活态度。最后,“吾欲往相宅,今夕未拟回”,则是诗人对那种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但也表现了对即刻回归现实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酿酒技艺,更蕴含着对自然、传统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层次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