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宋末元初 · 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注释
乱起:纷乱开始。杏花:春季开放的花朵。
落:落下。
贼平:战争结束。
梧叶:梧桐树的叶子。
飞:飘飞。
顿忘:立刻忘记。
三伏暑: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竟解:最终突破。
万山围:重重山岭包围。
大将:主将。
流矢:流箭(从空中飞过的箭矢)。
曳:拖拽。
血衣:染血的衣服。
先登:先锋。
如此:这样。
焉得:怎能。
凯歌:胜利的歌曲。
翻译
纷乱的杏花飘落,战事结束时梧桐叶纷飞。顿时忘记了三伏天的酷暑,终于突破了重重山岭包围。
主将身受流箭之伤,各军将士衣衫染满鲜血。
没有这样的先锋战绩,怎能唱着凯歌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胜利景象。"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战后混乱的场面,杏花与梧桐叶随风飘散,形象地比喻着敌人的溃败和战争的结束。"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则表达了胜利带来的解脱感,炎热的夏季似乎也随之远去,重重叠叠的山峦不再是隔绝与封锁的象征。
接下来的"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两句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牺牲,他们身负战伤,衣衫上沾染着鲜血。最后,"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表达了一种对胜利的质疑,如果不是那些勇敢地首次冲锋陷阵的大将,又怎能有凯旋之歌?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战争后胜利与英雄主义情怀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场残酷的描绘,以及对胜利与牺牲的反思,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