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零落残书卷,几度青灯屋漏痕
出处:《哭箕儿》
清 · 卢元昌
举目伶仃欲断魂,汝生惟此藐孤存。
翻教衰祖为严父,休道无儿幸有孙。
白首未抛苦海累,黄昏孰问寝门温。
床头零落残书卷,几度青灯屋漏痕。
翻教衰祖为严父,休道无儿幸有孙。
白首未抛苦海累,黄昏孰问寝门温。
床头零落残书卷,几度青灯屋漏痕。
鉴赏
这首诗《哭箕儿》是清代诗人卢元昌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描绘了失去独子的哀伤与无奈。首句“举目伶仃欲断魂”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丧子之痛时的绝望与心碎。接着,“汝生惟此藐孤存”一句,点明了儿子是其唯一的依靠,突出了失去儿子后的孤独感。
“翻教衰祖为严父”,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失去儿子后不得不承担起抚养孙子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对于一个年迈的祖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休道无儿幸有孙”,则是在感叹没有儿子的痛苦中,又不得不庆幸还有孙子可以依靠,体现了复杂的情感交织。
“白首未抛苦海累”,诗人用“苦海累”来形容抚养孙子所带来的辛劳和压力,即使已至暮年,也无法摆脱这份责任。“黄昏孰问寝门温”,黄昏时刻,本应是家人团聚之时,却无人关心祖父的冷暖,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无助。
最后,“床头零落残书卷,几度青灯屋漏痕”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阅读的情景,书卷零乱,青灯昏暗,屋漏痕迹,这些细节都增添了诗的凄凉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展现了失去独子对家庭成员尤其是老年亲人情感上的巨大冲击,以及在面对生活重压时的无奈与坚韧。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悲痛与社会的亲情伦理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