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风物渺江村,行客悽迷欲断魂
出处:《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 其十》
宋 · 喻良能
雪堂风物渺江村,行客悽迷欲断魂。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馀春柳典型存。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馀春柳典型存。
注释
雪堂:诗人居住的地方。风物:景致。
渺:遥远。
江村:江边的村庄。
行客:旅人。
悽迷:凄凉迷茫。
断魂:心神不定,形容极度悲伤。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诗仙’。
面:面容。
空馀:只剩下。
春柳:春天的柳树,常用来象征诗人或文人。
典型:典范,象征。
翻译
雪堂的景色显得江村遥远而渺茫,行客感到凄凉迷茫,心如断魂。再也见不到当年被贬谪的仙人容貌,只剩春天的柳树还保持着他的典型风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堂周围的江村景色,弥漫着一种凄迷的氛围,让过客感到心神飘摇,仿佛失去了灵魂。诗人表达了对已故谪仙(可能指苏东坡)的怀念,感叹如今已无法见到他的风采,只有春天的柳树还保留着他昔日的典型风貌。通过次韵的形式,诗人表达了对王待制游历东坡并留下题诗的回应,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