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想见探讨馀,层层发新知全文

想见探讨馀,层层发新知

宋末元初 · 方凤
大火且西逝,赫曦讵能为。
丛竹覆孤馆,绿阴相蔽亏。
人散众喧寂,独鸟嘤鸣随。
想见探讨馀,层层发新知
傥不鄙朽拙,勉哉勤相遗。

注释

大火:烈火。
西逝:向西方消退。
赫曦:明亮的阳光。
讵能:怎能。
丛竹:茂密的竹林。
孤馆:孤独的小屋。
蔽亏:斑驳的光影。
人散:人群散去。
众喧:喧闹声。
寂:寂静。
探讨:深入研究。
新知:新的知识。
鄙朽拙:老朽笨拙。
勉哉:请勤奋。
相遗:分享。

翻译

烈火向西方消退,明亮的阳光怎能持久。
茂密的竹林覆盖着孤独的小屋,绿荫间透出斑驳的光影。
人群散去后,只剩下寂静,孤独的鸟儿发出鸣叫陪伴。
想象他们在深入研究后,一层层揭示新的知识。
如果你们不轻视我这老朽笨拙,就请勤奋地与我分享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女词人方凤所作,名为《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知识探索的热衷。

"大火且西逝,赫曦讵能为。丛竹覆孤馆,绿阴相蔽亏。"

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炎、太阳西沉的景象。大火指的是烈日,西逝则是太阳下山的意思。"赫曦讵能为"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无情的感慨。而"丛竹覆孤馆"和"绿阴相蔽亏"则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庭院景象,丛竹围绕着空寂的居所,绿荫为其提供了遮阳避暑之处。

"人散众喧寂,独鸟嘤鸣随。"

这里诗人形容了一种人迹罕至、声音渐寂的氛围,只剩下偶尔传来的鸟鸣声相伴。

"想见探讨馀,层层发新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想见"表明诗人的愿望是能够亲眼目睹,而"探讨馀"则指的是深入研究古籍典故。"层层发新知"则展现出学习之路上的不断深造与创新。

"傥不鄙朽拙,勉哉勤相遗。"

结尾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也会努力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地在知识和技艺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学养、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知识无限的追求。